前天下午,全市四家藥店的五個門店開始試點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圖為市民在朝陽門永安堂大藥房剛剛設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賣區內選購產品。本報記者 孫戉攝
26日,由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和4家藥店合作設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在京城5家試點門店啟用,通過自動銷售終端,銷售多美滋、雀巢、伊利、蒙牛、三元等11個品牌的近百種嬰幼兒配方奶粉。4家藥店也成為了本市藥店銷售嬰幼兒奶粉首批“試水者”。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試點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在諸多細節上尚存在待完善之處。
售價缺乏競爭優勢J9九游會真人游戲第一品牌
昨日,首批試點之一的永安堂藥店東四店,12個奶粉自動售貨柜已全部試運行,所有奶粉的預訂售價均與超市持平。但目前,除1段奶粉外,其它在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均有九折優惠。記者對比了部分奶粉與附近超市以及網店的售價發現,不打折的1段奶粉價格與超市相當,但比京東等網店略高。參與9折優惠活動的2段奶粉,部分比網店便宜,如多美滋2段奶粉的售價就比京東便宜近30元九游娛樂。
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采用的是廠家直供的方式。而非超市所采用的零供方式。由于減少了進場費、管理費、凈銷售分銷收入等一大批支出,成本上更具優勢,那么為何定價還與超市一樣?
該位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采用與超市相同的定價,是考慮到消費者的接受能力和市場的反應、自身的貨源等多個原因,未來價格可能會有進一步調整,“電商價格”可能是未來“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所售奶粉價格的普遍水平。
何時可以降到“電商價格”,這名負責人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而即使藥店所售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與電商持平,在考慮到時間成本、配送便捷程度等其他原因后,并沒有明顯競爭優勢。
盈利模式構建不清
模糊的盈利模式也可能成為影響試點藥店“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發展的一個問題。
目前,試點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由友寶公司負責運營,奶粉廠家負責供貨、藥店負責提供場地、配送則由專門的物流公司負責,所獲利潤則由四方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友寶僅是一家自動售貨機開發公司,并無相關經驗;藥店免費提供場地,但卻不負責經營,奶粉的盈利也遠低于藥品,似乎無利可圖;奶粉企業更是采取了“一視同仁”的方式,奶粉出廠價格與普通經銷商的提貨價格相同,早就拿走了屬于自己的那一塊利潤。如此看來,整個盈利模式顯得格外脆弱。
對此,引入“藥店賣奶粉”的商務部下屬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也顯得有些無措。其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將在試運營期間積累經驗,針對產生的問題,逐步調整相應的構架。
補貨售后或成短板
“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在補貨速度和售后上的欠缺,或是其最大的一塊短板。
在5家試點藥店中,永安堂藥店東四店是奶粉自動售貨柜最多的一個,可以同時提供300罐各品牌、各階段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但平均到每個品類數量很少,以多美滋為例,其2、3、4段奶粉各只有4罐在售。如果一個消費者一次購買2罐,其每段的存貨量僅夠滿足2位顧客的需求。
據了解,“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運營中,藥店并無庫存備貨,補貨由第三方物流提供服務,單日內最多可補貨兩次。如此算來,單品牌、單階段的產品一天最多僅能滿足6個消費者的需求。
售后服務上,藥店不參與。消費者退換貨要找運營方,即友寶公司。遇到質量問題,則要自己聯系奶粉廠家。而目前通過其他渠道銷售的嬰幼兒奶粉,遇到相應問題時,消費者只需找到銷售方即可。
“現在只是試運行,有問題只能一步步解決。”國際品牌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目前整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區”確實存在不少可提高之處,將在試點過程中漸漸完善。然而根據目前的計劃,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可能不充裕。按計劃,其準備在今年年底完成北京地區的試點,明年年中將在全國主要二線城市推廣。
